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齐心战“疫” 同担风雨

—— 六盘水安顺两地医疗队驰援兴义记事
杨恒

  杨恒

  10月11日,兴义市主城区及义龙新区鲁屯镇实施临时静默管理进入第三天。当天一大早,兴义市义龙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布:2022年10月10日,兴义市义龙新区对兴义市城区、义龙新区全域进行了第二轮核酸筛查,共采样送检731641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一天内共采样送检731641人,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离不开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州内外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自10月9日六盘水、安顺两地的援兴医疗队抵达兴义后,两地1100余名医疗队员迅速投入工作,开展核酸检测,争分夺秒帮助兴义战“疫”。

  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医院,但初衷一致:奔赴抗疫第一线,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兴义科学、精准、有效防控,为兴义市抗击疫情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据六盘水市医疗队总领队王月介绍,此次六盘水共派出援兴医护人员560人,其中核酸采样500人,方舱工作人员60人,自10月9日中午11时抵达后,直接入驻兴义体育中心开展工作。3天时间里,500名医护队员分别前往兴义市下五屯、木贾、兴泰、黄草、坪东、马岭,义龙新区德卧、万屯、木陇等核酸采集点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张亚春,是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主管技师,今年4月曾参与到兴义“4·02”疫情防控核酸采样工作,这次他又主动请缨再次前往兴义。他说,“我参加过多次类似的工作,我有热情、有经验、有技巧,完全可以胜任工作。”简简单单几句话,展现出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冲锋在前的“防疫铁军”形象。

  “六盘水和兴义市同饮盘江水,有着十分深厚的情谊,这是我4月后再一次来到兴义,在同样的场地进行着同样的工作,来到兴义后,总能感受到兴义人民那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就如家人一样。”张亚春说,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与兴义市民同心抗疫。

  和张亚春一样,雷朝应也是第二次来兴义参与抗疫工作,作为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在贵阳奋战了30多天刚回到六盘水进行短暂休整后,再一次来到抗疫一线时,他已是熟悉各项流程的“行家里手”,来到兴义后,面对紧张繁重的工作,他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我们在贵阳奋战了30多天,刚回到六盘水经过短暂的休整,又接到兴义需要支援的消息,毫不犹豫就过来了,大家都想为兴义抗疫贡献一份力量。”雷朝应说。

  同样,作为兄弟市(州)的安顺市,此次共派出援兴医护人员542名,除41名方舱技术人员外,其余医护人员全部分赴兴义市城区各街道和义龙新区各乡镇(街道)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10月11日一大早,在德卧镇甘河村,由安顺市镇宁县人民医院罗佳佳率领的25名镇宁县援兴医务工作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进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残疾、失能等特殊群体进行采样,核对信息、录入登记、暖心安抚、采样封存……以暖心服务确保全员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让核酸采样工作有速度,更有温度。

  一个个身穿防护服、手提医药箱的身影,一幕幕温情画面,汇聚成战“疫”路上的强大动力。

  “不记得走过多少路,到过多少家,也不知道上过几道坡,下过多少坎。但我们拧成一股绳,就想和时间赛跑,尽快完成采集任务。”罗佳佳说。

  年老体弱、卧病在床的村民到采集点不方便,他们就上门为村民采样,确保采样不漏一户一人。

  而在兴义主城区和义龙新区其他核酸采集点,安顺市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面屏,隔着手套,娴熟地进行手部消毒和样本采集,一系列举动温暖着整个兴义城。

  “我们每天分成两班倒,工作时间比较长,兴义的工作人员为我们配备的保障物资很齐全,我们全身心投入工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兴义一定能够早日打赢这场战役。”安顺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技师罗天碧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综述
~~~—— 六盘水安顺两地医疗队驰援兴义记事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社会
   第04版:文化
减负增效重实干 担当尽责开新篇
齐心战“疫” 同担风雨
粮油市场供应足 市民需求有保障
巧用社区网格 筑牢防疫屏障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