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4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查白村:草丰牛壮产业兴

王成凤 邓雄

  初春时节,走进顶效街道查白村种草养牛示范社养殖场,便听见“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养殖场内,健壮的牛群正在争吃工人刚投放的饲料,一派“牛气冲天”的景象。

  “合作社现在存栏近500头,每年出栏量1000多头。”查白村副支书刘正刚介绍,村里筹建的贵州欣星种养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成立,总投资1500万元,主要以肉牛的养殖、销售、饲料加工、牛肉等为主。

  合作社成立后,为了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查白村大力推进种草养牛产业,建立了“县级业务主管部门+银行+保险公司+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龙头企业或养殖大户”的“六方合作”模式,科学确定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并通过党员、干部、大户、合作社四方的示范带头,促进整个牛产业的发展。目前查白村有200多户散户发展种草养牛,全村牛产业年创产值已超过了1200万元,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为了继续带动更多群众走上养牛致富道路,查白村还利用春节等法定假日大力宣传种草养牛。通过宣传,今年10多户返乡青年选择回乡发展种草养牛产业,查白村狮子山组的邹锡兰就是其中一户。

  “今天我爸爸帮我拉了3头牛去市场上卖,现在牛圈里还剩4头牛,我准备再买几头来养,争取把规模扩大到20头左右。”邹锡兰告诉笔者,过去丈夫都是外出务工增加一家人的收入,因为看到村里的养牛大户养牛赚了钱,加上父亲是贩牛的能手,今年他们选择留在家里种草养牛,将买来的牛育肥后卖掉,再买小牛来养。

  同时,邹锡兰的老邻居何登明更是探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养殖方式,他充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房屋,养殖了蜜蜂、母猪和能繁母牛,通过“以短养长”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家庭收入。

  “现在一窝猪要生10多个崽,我们养大卖了,钱就用在牛身上,一年有10个母牛,就有10万元,纯利就有5万多。”何登明向笔者算了一笔账。

  群众敢于大胆尝试种草养牛产业并走上致富道路,得益于村里的养牛示范合作社的惠民做法,村民不仅可以从合作社买牛,还能得到合作社的周转资金和技术扶持,而且牛出栏后,村民不想拿到市场上自行交易时,还可以通过合作社销售,这些做法犹如让村民吃上了“定心丸”,使养牛产业迅速在农户家中开花结果。

  “我们在动员群众将村里的117栋闲置旧房改建成养殖房的同时,还盘活了村里闲置多年的荒地,用来种草,作为养牛的饲料。”刘正刚说,为了解决养殖场地和种草土地短缺的瓶颈,在不影响耕地红线的情况下,村两委积极谋划,通过调整产业和盘活资源的方式,解决了种草和建设养殖基地的问题。

  “2021年,全村牛出栏数接近2000头,每一头牛的纯利润都在5000元以上。下一步要把牧草扩大到1000亩以上,让牛产业越来越‘牛’。”刘正刚信心满满地说到,查白村将继续加大贷款和投保进度,持续推进牛产业,让群众收入再上新台阶。

  (王成凤 邓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义龙新区多举措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农村低保年人均4608元 城市低保月人均685元
~~~
金州蔬菜基地:~~~
~~~
德卧镇:~~~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义龙
   第03版:社会
   第04版:文化
全力打造新型工业新高地
义龙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兴化村:果蔬套种一举两得
规模化发展助农增收
查白村:草丰牛壮产业兴
农资供应足 春耕有保障
新桥镇茶场:春茶采摘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