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歌嘹亮家风传

  杨力

  父亲是一名老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平日里最喜欢哼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受父亲影响,到了我们这一代,还是小屁孩的我们最喜欢“组团”看附近军营解放军叔叔操练。每当外出军训,解放军叔叔都排着整齐的队列,唱一首斗志昂扬的歌《扛起革命枪》:“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我走进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枪,鲜红领章两边挂,五星帽徽闪金光……”

  傍晚军训归来,解放军叔叔唱的歌则变成了《打靶归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那时候,每个解放军叔叔都是我们心中的偶像。一些孩子回家找大人做木头枪,短的别在裤腰上,长的就扛在肩头;另一些孩子更干脆,满坡的竹子、树杈取来就用,装模作样倒也神气。每天清晨,军营的起床号吹醒的不仅是战士,还有家属院的“小士兵”,孩子们齐涌操场,扛着自制的“家伙”学着样的“齐步走”;到了夜晚,军营的熄灯号吹响,再顽皮的孩子也像上了生物钟,立马上床睡觉,睡梦中还在唱“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

  最好玩的是小我两岁的表弟,每当部队中午开伙食,蒸笼里的“臊子蒸蛋”刚刚出锅,穿着衩衩裤的小表弟一准从家里跑出去蹭饭。有一次,一个叔叔即兴现场表演了一段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那身板、那唱腔生动逼真,小表弟看得特别专注,回家学着样地表演给我们看,一脸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小小男子汉气概。

  上世纪八十年代,表弟高考失利,一度非常失落,最后参军去了南海舰队。有一天舅舅、舅母突然收到表弟来信,里面三张照片,两张是身着海军服站在甲板上、一张是站在舞台上。照片中的表弟完全变了一个人,以前的他很顽皮,特别不喜欢学习;现在的他目光炯炯浑身透着一股精气神,胸膛高挺透着阳刚气。表弟信中说,军舰航行,他利用空闲为大家演唱《军港之夜》,没想到很受欢迎,最后站上了部队表彰会的舞台上……

  舅舅、舅母激动啊,部队这个大熔炉,把他们恨铁不成钢的孩子变成了铁骨铮铮的男儿,他们非常自豪。我爸妈更是自豪,他们说这就是军人的魅力,也是良好家风在家族与亲人之间的传承与熏陶。

  三年后表弟复员,进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他不愿留在后勤上,坚决申请到生产一线,几乎天天被焊花灼伤,赤焰的弧光,厚厚工作服里不停流淌的汗水让他苦不堪言。焊接活不漂亮,外观难看,焊缝咬边,气孔夹渣一大堆瑕疵。

  表弟的苦恼被同样当过兵的师父察觉,有一天把他留下来,挽起袖子和裤腿,露出了手上腿上被烫伤划伤的疤痕。师父说:“当好焊工和当好军人一个样,不吃苦中苦,不反复磨砺,怎能学精技术,怎能做一个合格的焊工?”

  表弟从此沉下心。接下来很多年里,他通过不断攻关创新,不但解决了企业很多技术难题,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企业很感慨:一个焊工有着千军万马的力量;表弟也很感激:这都是部队和工厂培养的功劳!

  30多年过去了,表弟培养的徒弟有的成了劳模,有的成了工匠。去年,表弟读大一的儿子又主动报名走进了军营。八一建军节那天,已到耄耋的爸妈和舅舅舅母,特意把我和表弟一家聚在一起庆贺,两鬓斑白的两代人共同唱起了一首铿锵有力的时代新歌《强军战歌》:“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

  我们把这段场景录成视频,发给表弟在部队的儿子,让他记住,每个时代的军歌都值得传唱,这些昂扬奋进的歌声告诉我们,不管军营里还是军营外,我们都要不忘本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做一个称职的军人,做一个爱国的子民,这是军歌的力量,也是一个家庭爱国爱家的家风传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社会
   第04版:文化
火的赞歌
光在果实里酿蜜(组诗)
军歌嘹亮家风传
写给当过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