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炳
盼望一朵云
四十几天,接近或突破四十度高温,为历史最高值。
河流浅了、井水枯了、禾苗黄了,树叶布满厚厚的灰……
挑水抗旱换成了抽水机抗旱,仍是杯水车薪,脚水架上工人的脊背晒成了古铜,或成了黑土地,烤烟的农民几乎是赤膊上阵,房外一桶水不久就见底了。
高温,是劳动者最辛苦最真实的见证。
人们都盼望一朵乌云,能及时而来,它是天国的游子,能停在天空,我们知道它的去处:巫山有云会有雨——
一阵及时雨,给土地滋润,让庄稼还青,带给人们绿的希望!
云卷云舒,来去自如。一片乌云做十面埋伏时,人们激动地不安于室。
盼雨
禾田里的裂缝有拇指粗了,庄稼人做梦都在渴盼下雨。
终于,一场雷阵雨迈着蹒跚的脚步姗姗而来……
真是好雨!及时雨!只见一个个庄稼人扔掉蓑衣,俯下身子,凝聚目光,看圆圆的水珠相互追逐,把禾叶打得啪啪响,那是最动听的天籁,最雄壮的打击乐,
雨水就在这天籁般的音乐里从叶流到茎,从茎流到根,流进土地干裂的子宫。
是的,稻禾善解人意,爱雨如命,顾不上喘气,忙着扎根,忙着长骨头,忙着抽穗……
雨声,禾拔节声和庄稼人的感叹声在农历的最深处形成一种默契。
此时,庄稼人已拔不动脚步了,双脚与谷根,紧紧地攀结在一起。
雨水贵如油,也把我久旱的诗句浇灌。
送茶的少女
太阳的沸水泡着盛夏。
路上的砂粒都在冒烟,筑路工人的号子都变得干涩,连偶尔从头顶飞过的小鸟投在地上的影子都是干的。
戴着草帽的农家少女走过夏季,站在公路的树荫处。她左手提着竹筒茶壶,右手拿着一个小瓷碗,甜甜润润地重复着一句话:“筑路的叔叔阿姨,请喝茶。”
天下的炎热都被她收到了竹筒壶里了,她用清凉的茶水滋润着世界。
小姑娘的身后是一担木桶的茶水,木桶的后面是那些工人在炎热下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蓝蓝的天映着这乡间大路立体的美。
小姑娘,是这炎炎夏日里一朵飘动的云。
大暑
庄稼人说,大暑是最热的时节。对于季节轮换,它叫“而立”,对于农事,它叫收获。
是的,这是收获的季节:梨园,挂满晶莹闪烁的梨;瓜园,那许多圆圆的脑袋传递着炫目的色彩;田野,金黄的稻谷铺满成熟的丰韵。
它有一个充满硝烟味的名字叫“双抢”(抢收抢种),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竞争,昨天还是绿茵一片,今天就已是稻浪滚滚。田野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油绿到金黄的转变。
这是十分艰苦的竞争,多少人光着背脊,淌着汗水,头顶炎炎烈日,脚踏烂泥水田。插秧,他们把水田当作宣纸作画;收割,他们把打谷机当钢琴弹奏……
一段紧张忙碌的日子,一份丰收与期待的心情。这季节,我们牛气冲天,我们热情如火,在最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了生命成熟的再生!